林業
2020年中國林業建設行業分析報告-產業規?,F狀與發展規劃趨勢
2015年以來,我國加強環境保護工作,推進落實林木資源保護,加強人造林和森林培育工作,我國林業建設取得了良好成績,在環境保護方面做出巨大貢獻。
2011年中國林業產值僅僅為4090億元,截止至2017年中國林業產值增長首次突破7萬億元,進入2018年中國林業產值達到了7.33萬億元,帶動就業5200多萬人,其中森林旅游人數突破16億人次,社會綜合產值達到1.5萬億元。2011-2018年中國林業產值增長了18倍,成為世界上林業產業發展最快和世界林產品生產、貿易、消費第一大國,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做出了最生動的詮釋。
2015-2018年中國林業產值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林業產業協會
2018年我國林產品進出口貿易額達到1600億美元,同比增長6.63%。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木質林產品貿易國,第一大原木、木漿和鋸材進口國,第一大木家具、人造板出口國,國際影響力全面提升。
2014-2018年我國林產品進出口貿易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2010-2018年,我國營造林面積波動擴大。2018年,全國林業系統落實國家環保政策,深化林業草原改革,提升林業發展質量,我國營造林面積超額完成工作任務。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完成造林面積10949萬畝,約合729.95萬公頃,相比較《2018-2020年全國營造林生產滾動計劃》的2018年10100萬畝的工作任務,超額完成849萬畝。
2010-2018年我國營造林面積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林業產業協會
從具體造林手段來看,我國造林方式仍比較落后,主要依然人工進行,人工造林和退化林修復為我國造林的重要手段,飛機播種造林僅203萬畝。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人工造林面積為5517萬畝,占比50.39%;退化林修復1994萬畝,占比18.21%,而飛播造林僅占比1.85%。
2018年我國造林按造林方式結構占比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林業產業協會
從不同地區造林來看,河北、內蒙古、湖南大幅領先于其他省市。得益于河北、內蒙古的地理位置,全國北方防風防沙中處在重要地位,2018年造林面積達到900萬畝以上;湖南地區加強水土流失防護,保護林業資源,2018年造林面積為876萬畝。四川、甘肅、云南等省位居其后。
2018年全國各省市造林面積TOP10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林業產業協會
森林撫育又稱林分撫育,是指從造林起到成熟以前的森林培育過程中,為保證幼林成活,促進林木生長,改善林木組成和品質及提高森林生產率所采取的各項措施。隨著我國造林面積的波動擴大,我國森林撫育面積也呈波動態勢,其變化態勢較造林面積滯后一年。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森林撫育面積為10314萬畝,較2017年下降2.04%。
2013-2018年我國森林撫育面積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林業產業協會
綠色發展是人類共同的價值訴求,人類的文明史就是利用綠色資源來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歷史。當今世界,各國都在積極追求綠色、智能、可持續的發展。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等概念紛紛涌現并付諸實踐。隨著森林正在從一個部門產業向奠定人類可持續發展基礎的定位轉變,綠色發展成為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
隨著未來我國環保政策的進一步落實,對林木資源保護的加深,在兼顧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下,我國以防護林和經濟林為主的造林規模將進一步擴大,森林撫育面積波動提升,實現我國的和諧綠色發展